咨询电话
欢迎来到追赶网

腰营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2021-08-0438次

腰营沟抗日游击根据地位于汪清县中部鸡冠乡腰营沟和塘石河子沟(现名吉兴)。主要遗址有:腰营沟区政府遗址、汪清县游击队营房遗址等。

腰营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腰营沟抗日游击根据地位于汪清县中部鸡冠乡腰营沟和塘石河子沟(现名吉兴)。主要遗址有:腰营沟区政府遗址、汪清县游击队营房遗址等。1933年春,中共汪清县委成立了腰营沟区苏维埃政府(后改为人民革命政府),宣告了腰营沟抗日游击根据地成立。1934年9月,日本侵略者发动第三次"大讨伐",企图消灭根据地,在这紧要关头,中共东满特委于1935年3月召开了腰营沟会议,决定保存革命力量,撤消了腰营沟抗日游击根据地,并组织部队和,向南北满远征。



地理位置
腰营沟抗日游击根据地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中部,鸡冠乡腰营沟村腰营沟林场1500米处的北坡上。地理坐标:北纬43°32′19.5″,东经129°48′06.8″,高程497米。1981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地遗址由腰营沟区政府、中共汪清县委、共青团汪清县委机关,汪清县游击队第二连、第四连营房,根据地赤卫队和儿童团岗哨哨位等多个遗址组成。
建设情况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汪清县委根据抗日斗争的需要,以中共腰营沟区委(第一区区委)所在地为中心,创建了腰营沟抗日游击根据地。1933年冬,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冬季“大讨伐”,中共东满特委、中共汪清县委和革命群众从马村转移到腰营沟,这里遂成为东满抗日斗争的中心,**抗日**民开展反日伪讨伐斗争的根据地。1935年3月,在日伪当局加紧对根据地进行**事围剿的情势下,时任中共东满特委书记魏拯民主持召开了东满党、政、**干部联席会议,史称“腰营沟会议”。会议决定撤消东满抗日根据地,组织部队向南北满远征,开辟新的抗日游击区。至此,腰营沟抗日根据地完成了历史使命。
历史意义
腰营沟抗日游击根据地,虽然只存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但作为东满地区创建的早期根据地之一,当时东满抗日武装斗争的中心,其历史作用是难以估量的。东北人民革命**第二**、抗日救国**,曾以根据地为依托,进行了“小东沟”、“塘石河子”等战斗,给日伪**以沉重打击。尤其是在这里召开的东满党、政、**干部联席会议(腰营沟会议),对东满抗日游击区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东北抗联二**的组成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根据地遗存作为延边地区的革命(红色)文化遗存,是中共地方党组织**延边**民开展抗日斗争的历史见证,是开展近代吉林人民革命斗争史研究必需涉及的重要课题。

相关文章

延边2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