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欢迎来到追赶网

天佛指山**级自然保护区

2021-08-04

天佛指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区域内,是中国第一个珍贵食用菌类的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唯一一个旨在保护松茸及其生态系统的**级自然保护区

天佛指山**级自然保护区
      天佛指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区域内,是中国第一个珍贵食用菌类的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唯一一个旨在保护松茸及其生态系统的**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丰富,主要保护对象是北温带森林系统中特有的赤松至蒙古栎森林生态系统。属于中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旅游时间为8月到10月份。



基本信息
保护区名称:天佛指山**级自然保护区
成立时间:1996年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复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经国务院批复成立了天佛指山**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类型:属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与**生物类型。
地理位置:天佛指山**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境内,距龙井市10.2公里。
地理坐标:为东经129'16‘至129'46’,北纬42'23‘至42'41’。
保护区范围:保护区东部和南部与朝鲜隔江相望,北部与龙井市的德新乡、光新乡、开山屯镇相接,西部与和龙市毗邻。行政范围包括龙井市5个乡镇,总面积77317公顷,松茸生长分布区面积32000公顷。
保护区面积:总面积77317公顷,其中核心区17577公顷,缓冲区10998公顷,实验区48742公顷。
地理环境
地质地貌
天佛指山**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长白山脉东麓,海拔高度为170米至1331米。山高谷深、坡度陡峭。保护区内**的三个山峰是昆石列山、天佛指山、老龙八山,其海拔高分别为1331米、1226米和1107米。东北、西南走向的大脉山、天佛指山、昆石列山、老龙八山、郭将峰山一线是该区分水岭。分水岭北侧有四条大型沟壑,南侧有三条大型沟壑,峰顶谷底高差大,海拔高度700米以上。雄伟壮观、岩石怪异,构成了保护区独特的地貌景观。
天佛指山**级自然保护区土壤母质为花岗岩、沙岩、页岩风化物。土壤类型主要是酸性岩森林灰棕壤,此外还有暗棕壤、白浆土、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冲积土等。土壤中酸性岩森林灰棕壤透水性好,PH值为5.0左右,偏酸性是赤松林生长的**条件,因此也是松茸主要蕴藏带。
气候条件
天佛指山**级自然保护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无霜期12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5.2C,**端**温度至34.8℃,**端**气温36.5℃。海拔500米左右,地带有效积温为2400℃至2600℃;海拔800米左右地带,有效积温为1800℃至2000℃;海拔1100米左右地带,有效积温为1400℃至1600℃,年降水量550毫米至700毫米,多集中在6至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且呈现出雨、光、热同季特征,主导风向春季为东南风,**风速4.75米/s,秋冬为西北风**风速7.56米/s,年平均封冻日150天,平均冰厚0.6至0.8米。
保护对象
据有关资料显示,天佛指山**级自然保护区内有8种**级濒危保护植物,包括松茸、红松、人参、胡桃楸、野大豆、紫椴、水曲柳、黄檗等。保护区内风景秀丽,人烟稀少,水草茂密,有利于**动物的栖息与繁殖。辖区内的**动物有梅花鹿、野猪、狍子等52种;鸟类有松鸡、啄木鸟、云雀等205种;爬行类和两栖动物有林蛙、蛇类等21种。其中有**重点保护一级动物紫貂,**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黑熊、猞猁、鸳鸯、燕隼等12种;有鱼类28种,并有3种珍稀鱼类大麻哈鱼、日本七鲥鳗、斑头鱼。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植被资源:天佛指山**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植被属典型的长白山植物区系,海拔高度相差悬殊,具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按海拔高度可分为四个**植物类型,即山顶岳桦、白桦林和亚高山草本植物类型区;海拔1000至1331米之间,鱼鳞云杉、臭冷杉针阔混交林和亚高山草本植物类型区;海拔500至1000米之间,红松、赤松、臭冷杉针叶阔混交林和草本植物类型区;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区,赤松、蒙古栎和草本植物类型区。据东北师本环科学院调查,此区域内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约近千种,其中:真菌门4科76种,蕨类15科47种,裸子植物门2科18种,被子植物门75科412种。按用途分类,药用植物72科289种,食用植物39科216种,蜜源植物38科185种,工业原料植物40科17种,香料植物28科75种;染料植物10科22种,观赏植物32科54种,建筑用乔木20多种。主要针叶树种有赤松、沙松、臭松、鱼鳞松、红松等;阔叶树种有胡桃楸、黄苹萝、水曲柳、杨、桦、椴、槭、柞等;主要药用植物有党参、黄芪、五味子、刺五加、东北雷公藤、细辛、桔梗、苦参、猕猴桃等;主要食用植物有松茸、木耳、蕨菜、榛蘑、龙芽葱木、山芹、猴头等。保护区内有8种**级濒危保护植物,即松茸、红松、**参、胡桃楸、野大豆、紫椴仃、水曲柳和黄檗。
松茸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医疗保健价值,营养丰富。松茸还具有强身、驱虫、止痛及理气化痰等功能和抗癌作用。保护区成立后,制定了一系列长、短期规划和具体措施,对松茸资源进行了统一管理,对松茸生长地实行了承包经营与规范化管理。使森林生态、资源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松茸质量、数量有了明显提高,为松茸的保护、科研、开发和利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森林资源:据有关资料显示,保护区总面积77317公顷,主要针叶树种为赤松,地带性森林植被是以赤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其中:有林地面积68218公顷,占总面积的88.3%;疏林地面积1309公顷,占总面积的1.7%;灌木林面积3411公顷,占总面积的4.4%;未成林造林地1003公顷,占总面积的1.3%;草地、采伐迹地、沼泽地等无林地3376公顷,占总面积的4.3%。保护区森林覆盖率88.3%。活立木总蓄积448.33万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积446.2万立方米,疏林地蓄积2.1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0.037立方米。有林地中,天然林所占比重较大,面积59569公顷,蓄积401.9万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和有林地蓄积的87.3%和90.1%;其次是人工林,面积8649公顷,蓄积43.4万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和有林地蓄积的12.7%和9.9%。
**动物资源:天佛指山自然保护区风景秀丽、人烟稀少、村屯分散、水草茂密,**动物资源丰富。据有关资料显示,鸟类种群已记录到14目36科59属91种;动物有5目10科15种;爬行类2科10种;两栖类类6科10种;鱼类8目13科近38种。保护区内有**重点保护I级**动物1种,即紫貂;**重点保护Ⅱ级**动物12种,即黑熊、猞猁、鸳鸯、燕隼、红脚隼、红隼、花尾榛鸡、长尾林鹗、短耳鹗、鹗、鸢、鹊鹞等;珍稀鱼类有大麻哈鱼、斑头鱼、日本七鲥鳗3种。
水力资源
天佛指山**级自然保护区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属图们江水系,发源于长白山主峰将**峰之东麓,自和龙市流入贯穿保护区境内110公里。经白金、富裕、三合出境,流域面积达1650公顷,区内水系呈树状分布,构成较密的水网,流程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9条。主要支流有山溪沟、大东沟、下马来沟、西来和安民台沟,全部流入图们江。据有关资料显示,近200条小沟属季节性河流,除春和夏讯外,一般呈断流状态。海兰河支流区内勇新沟、桦田沟、远东沟、六道河水全部流入海兰河,集水面积达164平方公里。保护区内有2座水库,其中大新水库水源为海兰河支流,地表水比较丰富,水资源总量为10877.5立方米,一部分来自天然降水的占40%,其径流总量为10831.4万平方米,地下水多以花岗岩网状裂隙水为主,从泄流泉形成排泄于沟谷,地下水径流量为5万吨/年平方公里,资源总量为385175万平方米。
保护价值
松茸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医疗保健价值,营养丰富。松茸还具有强身、驱虫、止痛及理气化痰等功能和抗癌作用。保护区成立后,制定了一系列长、短期规划和具体措施,对松茸资源进行了统一管理,对松茸生长地实行了承包经营与规范化管理。使森林生态、资源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松茸质量、数量有了明显提高,为松茸的保护、科研、开发和利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保护区珍稀濒危物种丰富,有**Ⅰ级保护植物野山参,**Ⅱ级保护植物松茸、红松、紫椴、胡桃楸、野大豆、水曲柳和黄檗;**Ⅰ级保护动物紫貂,**Ⅱ级保护动物黑熊、猞猁、鸳鸯、燕隼、红脚隼、花尾榛鸡等。
天佛指山自然保护区保护物种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典型性和重要的科研价值。

相关文章

延边2551